驰名中外的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城西北约30公里处,距昆明400公里。它前临苍山、洱海,后靠金沙江。矗立在宾川、洱源、鹤庆三县群山之间。山势顶耸西北,尾掉东南,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然鸡足之形而得名。在那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的山中间,有40余座山峦,13个险峰,34座石壁、45个崖窟、100多个溪泉、近百座寺庙。寺庙大多依山临岩而建,高低布置,错落有致,隐现在苍松翠柏之中。相传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尊者携佛祖衣钵袈裟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从而奠定了鸡足山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与峨嵋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齐名。此山的灵异景色和许多优美传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它又是著名的风景胜地,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原本是一座“大不敢至”,“人莫能通”的要九盘而上的九曲山。它路险、岩陡、山高,但处处闪烁迷人、神奇的光彩。被佛教僧侣看中,从唐代起不断开创拓植,到明清非常兴旺。在清康熙时,已有大寺8,小寺34,庵院65,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其中高僧辈出,出现了一批诗僧、画僧,饱学之士不乏其人。如有精通诗、书、画,被誉为“三绝”的担当;“诗僧第一”的读彻(苍雪)。鸡足山名声显赫后,文人、学者相继登山游览,或读书于寺院,或著书立说,著名的有:杨慎、李元阳、李贽、徐霞客等等。鸡足山又成了文化名山。
鸡足山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3248米,相对高差1468米。植物种类随海拔而变化,造就了山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共繁共荣的自然景观。森林复盖率达85%,被誉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博物馆。古树名木千姿百态,飞禽走兽遍布。有稀有的9心18瓣的山茶;雪狮山茶花白如雪,大如碗,实属罕见。形态奇特的龙棕盘曲如龙;祝圣寺附近有空心树一棵,要八人才能合抱。珍禽异兽中最出名的是念佛乌,其形状如鹦鹉,灰色,叫声“弥陀佛”,鸣声婉转悠扬。传说为佛祖释迦牟尼飞来鸡足山时所带来。珍禽异兽和丰茂的植被增添了鸡足山无限的自然美景,鸡足山象一座绿色的岛屿,绿得醉人!
按区位划分,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可分为:山门游览区、祝圣寺游览区、迦叶殿游览区、金顶游览等四个区。
山门片区景点包括寺前村农家乐、大庙、二庙、灵山一会坊(山门)、九莲寺、佛塔寺、望乡台、静闻墓、静闻精舍。其重点是佛塔寺,该寺美仑美奂,梵音终不绝,颇俱净土气氛,院室敞亮,又通望乡台,可以俯瞰鸡足山镇全景。
祝圣寺片区景点包括祝圣寺、虚云亭、悉檀寺、空心树、五华庵、石钟寺、牟尼庵、玉龙瀑布、兴云寺、万寿庵、大觉虚云禅寺、碧云寺、寂光寺、兰陀寺、皇姑坟。此片区是整个鸡足山的重点、中心、寺庵比较集中,它是当年徐霞客、担当和尚等常聚会的地方。祝圣寺又是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修建的第一座寺院。寂光寺建于明代,是鸡足山历史上八大寺院之一,寂光寺高僧辈出,明代的本贴、儒全、真澄、读彻、天住等大师都出自寂光寺,高僧学蕴“住寂光寺,精修戒律,胁不至席者三十年”。
迦叶殿片区,景点包括迦叶殿、弥勒院、慧灯庵、放光寺、真武洞等,是迦叶尊者的开山道场,主堂内供奉有迦叶尊者的塑像。区内索道直达金顶。
金顶寺片区景点包括金顶寺、楞严塔、华首门、铜佛殿及静禅茅栅。这里集中了鸡足山景点的精华。华首门是“天下第一门”,是迦叶尊者的入定处,是鸡足山的灵魂,是确定鸡足山为迦叶道场的重要依据,是吸引南亚东南亚及其广大朝圣者的本源。金顶寺周围还有束身峡、猢狲梯、舍身崖、念佛石等早期山林静修的古迹。还可领略到“四观八景”的珍奇美景。
站在鸡足山的最高点,峰头一望万山低,峰峦重叠起伏,绿海无涯,危岩嵌寺,奇峰挺拔,百涧争鸣,飞瀑穿云,古树参天,鸟鸣涧峡,松风阵阵,福地洞天,令人顿觉心旷神怡。最高点是天柱峰。峰上建有金顶寺,寺的南边是高悬万丈的峭壁舍身岩,最北端是大殿,大殿全部用黄铜铸成。大院正中有座雄伟的楞严宝塔,高42米,为正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内7级,外13级。因建在鸡足山山顶的显要位置,“塔势如涌出,弧高耸天空”,为鸡足山胜景平添姿色。爬上这屹立金顶的楞严塔,凭栏四望,数百里山川尽在眼前,众山皆小。然而最吸引人的则是“峰顶四观”。登临绝顶,极目四望,东观日出,南观祥云,西观苍洱,北观玉龙,“奇观尽收今古胜”,故天柱峰又叫“四观峰”。游鸡足山,游人无不以此为快。东观日出要早早起来,早晨六七点,天晴气朗时,东方渐白,远处山顶上的天空泛出橙黄色,逐渐扩大,大半个天空都飘浮着彩云。彩云越来越亮,颜色越来越淡,突然天空出现万道金光,一轮红日缓缓冒出山顶,不一会红光变白,彩云消失,晴空万里。“四方几百里,上下数千年,一切都仿佛涌来眼底,奔上心头”,叫人心荡神驰!南观祥云,实际是看雾海。那雾有浓有淡,漂浮在起伏的山峦中,淡处露出峰尖,山脊,有白有绿,象海岛,又似一幅山水画,瞬息万变、气象万千。人在高处,雾海在脚下游来荡去,使人无限惬意。西望苍洱,只见洱海静卧群山与苍山之间,海水绕山麓,碧蓝如玉,苍山顶白雪皑皑,与洱海翠白相间,美不可言。北眺丽江,玉龙雪山连亘霄际,白得眩眼,犹如出水的白龙。四观曾使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叹为观止,以为日、云、海、雪得一已为奇绝,而鸡足山一顶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古人以“四观八景”盛赞鸡足山。八景是:天柱佛光、华首晴雷、苍山积雪、洱海回岚、塔院秋月、万壑松涛,飞瀑穿云、重岩夕照。天柱佛光天下罕见!李元阳1546年《游鸡足山记》载:“俄顷,见兜罗锦云,面平如掌,渐次,大地作碧琉璃状,浮大圆光,外晕七重,每重五色,环中虚明如镜,观者于镜中各显其身……有顷,光没,风起壑中,云气散尽,林峦改色,鲜妍夺目,复出一光,其景如虹,其圆如晕,僧谓此光乃佛现也,极难得遇,须臾即收。”鸡足山间小溪无数,水多瀑布多,玉龙瀑为第一,在祝圣寺西南一里,坡上有观瀑亭。大大小小的山泉“万马归槽”,造就了高数十丈穿云而过的玉龙瀑景观。对这飞瀑穿云之景,清代有诗赞曰:“高崖千尺碧流通,引雾牵烟乱远风。回首晴空无雨色,玉龙斜挂白云中。”
鸡足山壁峭岩悬,山美路难行。从鸡足山山脚的沙址到如剑插笋般的天柱峰只8公里多一点,要爬8个多小时,到慧灯庵时,看到离天柱峰不过七八层楼高,心想只要几分钟就能到达。可是攀上这一程,一转弯,前面又横亘着一堵同样高的绝壁,还得递叠而上,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爬到峰顶。好在爬中不乏味,周围的景色,时而视野开阔,气势宏博;时而又侷促在两峰之间。从山脚到山顶,—路之上,郁郁葱葱的森林,层层起伏,微风徐来,林声悠悠,似丝竹清音;狂风骤至,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让人置身在“万壑松涛”景观中。一路上万般美景处处引人入胜。“千岩竟秀,百涧争鸣,异峰突起,云树交辉”,使人忘了爬山的劳累。鸡足山难爬,所以在爬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的祝圣寺的左右侧门门头上写有十个大字“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
如今,难于上青天的鸡足山之道有了彻底改变,公路修到了祝圣寺,从石钟寺停车场坐观光车到玉皇阁,然后乘缆车到天柱峰,再爬10多分钟的山就到了金顶,整个行程只需1小时,时间缩短了,不是那么累了,但很多游客还是喜欢在山上住一夜,爬山游玩。山中各大寺院均有钟鼓,晨钟暮鼓,此起彼伏,响彻翠微,特别是那尊胜塔院铜铸、重2000余斤的大钟,撞击时,全山响应。使人置身于佛门的生活中,如遇上明月当空,塔、月、松影相映,朦朦胧胧,幽远而神秘,渺如沉梦,沉醉虚幻,幽思难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